上個月,尊敬的比爾・蓋茨先生出版了他的首部回憶錄《Source Code: My Beginnings》。出於對這位偉大人物的好奇,我買了一本實體書,並於近日讀完。
這本書並未講述微軟的輝煌歲月,而是講述了一個蛻變的故事 —— 從一個叛逆少年到一個重塑整個計算機行業的人物。這意味著本書主要聚焦於作者的年少時期。在這之中,我想著重講述兩個時期:比爾・蓋茨與外祖母玩紙牌,以及他在湖濱中學的六年。
一、打牌桌的啟示#
書中提到,年輕的比爾・蓋茨經常與外祖母一起玩紙牌,尤其是那些需要策略和計算的遊戲,如金羅美和七點。這不僅培養了他對邏輯思維的興趣,也讓他學會了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冷靜和專注。外祖母的智慧和幽默深深影響了他,她常在牌桌上教導蓋茨如何分析對手的策略,並讓他明白失敗只是學習的一部分。蓋茨反思道,玩紙牌教會他:“無論某些事情看起來多複雜、多神秘,我們通常都能最終琢磨個究竟。這個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 這種信念貫穿了他的一生,從解開牌局的奧秘到破解技術難題,這些早期的互動為他日後在技術領域中所需的韌性和創造性奠定了基礎。通過這些溫馨的回憶,蓋茨以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展現了家庭對他的塑造,也讓我感受到成功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情感支持。
二、接觸計算機的開始#
在湖濱中學(Lakeside School)的六年是蓋茨人生中至關重要的階段。書中詳細描述了他在 1968 年首次接觸計算機的經歷,當時學校通過一台 Teletype 終端機連接到通用電氣公司的大型計算機。蓋茨回憶道,他和朋友保羅・艾倫(Paul Allen)對編程的痴迷幾乎是即刻產生的。他們花費了無數小時探索 BASIC 語言,甚至偷偷破解系統以獲取更多計算機使用時間。校方的教學理念是,高水平的教師有足夠的自信,可以給學生留出探索的空間,即使這意味著打破常規邊界。這種環境讓蓋茨得以盡情挖掘計算機的潛力,他坦言,這段時期讓他意識到計算機不僅是一台機器,更是一種可以改變世界的工具。他在書中寫道:“1974 年 12 月的一個寒冷的日子,保羅・艾倫向我展示了《大眾電子》(Popular Electronics)雜誌的最新一期,我們看到了 Altair 8800 的圖片,知道這是我們將個人計算願景變為現實的機會。” 這段經歷直接促成了微軟的誕生,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好奇心和機遇是如何在年少時就為一個人的未來埋下伏筆的。
反思#
讀完《Source Code: My Beginnings》,我對蓋茨的成長歷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不僅是一位技術天才,更是一個在家庭、友誼和早期教育中汲取力量的人。書中充滿了對過去的反思,比如他對自己在湖濱中學時的 “叛逆” 行為的剖析,以及他如何通過與保羅・艾倫的合作逐漸找到自己的方向。蓋茨用非常坦誠的筆觸描述了那些塑造他的關鍵時刻,這讓我感受到一個全球領袖背後真實而細膩的一面。
對我而言,最震撼的部分是那兩段經歷 —— 與外祖母玩紙牌和在湖濱中學的時光 —— 如何深刻地影響了蓋茨的一生。紙牌遊戲教會他邏輯思維和對世界可理解性的信念,而在鼓勵探索的環境中接觸計算機的經歷點燃了他對技術的熱情,並讓他認識到好奇心和堅持的力量。這些基礎性的經歷最終使他成為今日具有影響力的偉人。這提醒我,我們的早年時光和那些引導我們的人,可能對我們的人生和事業產生持久的影響。